个人简介 |
照片 |
马金友 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河南科技学院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科技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中国动物学会会员,河南水产学会会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问学者。曾为河南科技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动物病原感染与免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与基础前沿技术等项目;在《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Poultry Science》、《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和《遗传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JCR一区3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8篇;出版著作6部;获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 主讲课程:动物学 |
 |
杨雪峰 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主任,获“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科技学院“优秀教师”、“文明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兽医药理与毒理学,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 收录6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7部;主持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各级教学科研项目9项;主持省级成果鉴定3项;主持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 主讲课程:动物解剖学 |
 |
姜金庆 姜金庆,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南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博士后。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校特聘教授、省科技特派员、SCI审稿专家、多家公司技术顾问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厅级重点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12项、获省科技成果8项、科技进步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16件、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5篇,国家一级学报文章10篇,CSCD核心库以上9篇。 主讲课程:动物学 |
 |
余燕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是组织结构与致病机理。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项。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著作2部。 主讲课程:动物组织胚胎学 |
 |
宁红梅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动物营养因子与毒理学。现主持1项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项目、1项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和1项校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其他著作5部。获河南省教育厅科研奖2项,鉴定成果8项,其中主持1项。 主讲课程:动物生理学 |
 |
赵恒章 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疫病防治,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著作2部。获河南省成果奖5项,成果鉴定4项。经常对兽药公司和养殖场举办与动物疫病防治相关的技术讲座、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 主讲课程:动物生理学 |
 |
银梅 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基础兽医学教研室主任,2000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现主要从事动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发明专利4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河南省教育厅鉴定项目4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4部。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兽医临床经验丰富。 主讲课程:兽医病理学 |
 |
柳东阳 男,博士,讲师,执业兽医师。研究方向为分子病理学,发表论文8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3部,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和河南科技学院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主讲课程:动物解剖学 |
 |
徐之勇 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科研工作。在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文章3篇,主持科研项目2项,参与科研项目7项,参编教材3部,获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次,教学效果多次被评为优秀。 主讲课程:动物组织胚胎学 |
 |
张艳红 女,博士,讲师,主要担任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得2016年度河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目前,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已发表SCI文章5篇。 主讲课程:动物生理学 |
 |
王松 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动物福利以及相关机制研究。主持河南省博士后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先后参与国家“973”计划子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发表科研论文8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 主讲课程:生物化学 |
 |
孙亚伟 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细菌多重耐药机制研究。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和NFSC-河南人才培养联合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及会议论文12篇,其中7篇被SCI和EI收录。 主讲课程:兽医药理学 |
 |
郭锋 男,博士,讲师,主要担任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已发表SCI文章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1项。 主讲课程:生物统计学 |
 |
王异民 男,博士,讲师,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兽医病理学院。已在 《Clinical Vaccine and Immunology》、《Veterinary Immunology Immunopathology》、《Scientific Report》发表5篇文章。 主讲课程:兽医病理学 |
 |
王珊 女,博士,讲师,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食品毒理学院。在 《PLoS One》、《J cell biochem》、《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发表3篇文章。 主讲课程:兽医毒理学 |
 |
胡建和 男,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交流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动物源抗菌肽、动物微生物学及分子病原学。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新乡市应急管理公共卫生专家。获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新乡市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赴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参加“国际家禽生理、营养、疾病控制”国际培训,赴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畜牧兽医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论坛”,赴新西兰梅西大学从事高级访问学者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工程项目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壹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鉴定成果3项,主编著作3部,参编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目前主要从事动物源抗菌肽的分离鉴定、抗菌机理及生物表达以及动物病原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主讲课程:微生物学 |
 |
王三虎 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2011年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从事动物分子免疫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的《动物免疫学》2009年获河南省精品课程。先后主持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重点项目1项,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项目4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2篇;获河南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其中主持2项。获厅级科技成果成果8项。编著11部,其中全国通编教材4部,专著2部。 主讲课程:兽医免疫学 |
 |
王丽荣 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新乡市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动物免疫学会理事,河南省动物传染病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等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等项目,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并出版著作3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6项,河南省优秀论文1项,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1项。 主讲课程:微生物学 |
 |
徐彦召 男,博士,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动物病原与抗菌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主持基础前沿项目1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著作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主讲课程:兽医免疫学 |
 |
王宪文 男,博士, 副教授。现主持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完成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讲课程:兽医寄生虫学 |
 |
赵朴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病毒学与免疫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9篇,其中SCI收录1篇,CSCD核心18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主讲课程:动物传染病学 |
 |
姚四新 男,博士,副教授,从事预防兽医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教学与科研。主持河南省教育厅的重点项目及校级重点项目各1项,同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创新人才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4篇,出版学术著作12部,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及省科技厅鉴定成果4项。 主讲课程:动物传染病学 |
 |
郑玉姝 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物检疫教研室主任。预防兽医学河南省重点学科骨干,世界禽病学会会员。目前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的快速诊断与防制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出版著作2部;获得国家专利2项;主持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项目、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校攀登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 主讲课程:兽医公共卫生学 |
 |
杭柏林 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病原与新兽药。近年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河南省科技厅杰出青年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3项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论文类自然科学学术奖和课件类信息技术教育奖共4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学研究论文约40余篇,主编教材2部,主编科技著作4部。 主讲课程:微生物学 |
 |
王磊 男,博士,讲师,荣获河南科技学院新进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主要从事动物病原与新兽药方向研究,主持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 主讲课程:微生物学 |
 |
李任峰 男,博士,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动物病毒病分子免疫机制及新型诊断方法研究,主持河南省高校重点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1项。获河南省科技厅科技鉴定成果5项,参编著作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主讲课程:兽医免疫学 |
 |
张守平 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流感病毒感染机体后先天性免疫及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参与多项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5。 主讲课程:兽医免疫学 |
 |
王秋霞 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畜禽寄生虫及病毒分子免疫学研究,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8篇。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各1项,参与其他厅级以上项目多项,主编专业著作1部,参编4部。 主讲课程:兽医寄生虫学 |
 |
朱惠丽 女,博士,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的传播机制与侵入机制。现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校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1作者被SCI收录4篇,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成果一等奖一项。 主讲课程:动物流行病学 |
 |
韩艳辉 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是血吸虫病疫苗研究。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被SCI收录3篇。现主持1项校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主讲课程:动物福利与保护 |
 |
夏小静 男,博士,讲师。从事动物源抗菌肽、病原微生物学及营养免疫学方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1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7篇,优秀国际会议论文2篇。 主讲课程:动物传染病学 |
 |
陈金山 男,硕士,教授,动物科技学院教学副院长,学校“十佳教师”,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外科分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新乡市新型农民合作社专家服务团生猪专家组组长。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研究方向为动物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控技术,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加河南省教育厅等项目5项。 主讲课程:兽医外科学、兽医手术学 |
 |
葛亚明 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UIUC)访问学者(2014-2015),现任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临床兽医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内科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河南省家畜内科学及小动物分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病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相关项目6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2项。主持及参与8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30多篇,SCI收录9篇,著作6部。担任《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Fluoride》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主讲课程:兽医内科学 |
 |
安志兴 男,博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兽医产科及动物繁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任临床兽医学教研室主任,校学科组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奶业协会动物繁殖技术分会会员。 研究方向为动物胚胎工程与动物繁殖障碍疾病。熟练掌握哺乳动物核移植和转基因技术,完成体细胞克隆山羊和外源基因在早期胚胎的表达时序性的研究;系统进行了牛胚胎完全体外化生产技术和性别鉴定方面的产业化工作;完成了犬快速繁殖新技术(人工授精/定时配种)体系的建立;完成ES细胞系的分离培养技术及原核注射法外源基因动物的制作。主持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专项子课题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基础研究1项,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项,校企横向合作课题2项。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1篇,主编和参编著作及教材计10余部。 主讲课程:兽医产科学、兽医法规 |
 |
范国英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兽药残留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参与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主持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动物源性食品中培氟沙星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2014-2016),主要承担药物残留检测中药物的人工抗原的合成、单克隆抗体的制作及产品的田间试验。获实用新型技术专利2项,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国内核心期刊30余篇,SCI收录论文2篇,现参加国家863、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 主讲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 |
 |
李国旺 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草药对动物疾病防治与营养调控。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级科技项目5项,鉴定6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科研论文12篇。 主讲课程:中兽医学 |
 |
韩庆功 男,硕士,副教授。主持完成省级鉴定成果1项;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一项;参与省级鉴定成果2项;参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工作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3部。 主讲课程:兽医外科学、兽医学 |
 |
尹志红 女,博士,讲师,硕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动物毛色相关方面的研究,参加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1项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现从事关于氟化物和双酚A的毒理学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 主讲课程:兽医内科学、兽医临床诊断学 |
 |
刘学涵 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小动物疾病、宠物外科手术及影像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5篇,参与发表SCI论文6篇。 主讲课程:兽医影像诊断技术、兽医麻醉学 |
 |